8月2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集思未来承办、贵州财经大学协办的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项目“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论坛暨交叉学科项目制教学成果展”在贵阳市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召开,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旨在促进海内外高校专家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索中的经验共享,为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中国与东盟创新人才培养建言献策。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应论坛组委会邀请,副院长黄涛教授代表学院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国际胜任能力建设主题分享”环节进行了圆桌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伟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巡视员刘宝利,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战勇,贵州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普,美国工程院院士、康奈尔大学讲席教授Joseph Y.Halpern,集思未来教育CEO沈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执南等发表开幕致辞。
在“国内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主题分享”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执南教授、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数据驱动创新实验室主任Jianxi Luo副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部副部长蔡一夫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Irina Lyublinskaya、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况迎辉教授、牛津大学终身教授David Johnson 等来自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围绕交叉学科建设中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为未来交叉学科教育建设规划建言献策。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国际胜任能力建设主题分享”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原副秘书长张宁进行了主题分享,从国际胜任力人才的时代需求、评估维度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副院长黄涛教授与贵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曾柱教授、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Henan Cheng教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及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戴永红教授等其他三位来自国内外不同高校的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围绕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及交叉学科复合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具体实践、针对国际胜任力/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特殊需求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同步举行“交叉学科项目制教学成果展”,由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集思未来共同展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优秀项目案例和交叉学科项目制教学优秀成果,鼓励高校学生关注交叉学科的发展,激励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做出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共识,也是高校面向未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工作的重要抓手。交叉学科的发展能够塑造国家科技锐实力,面向明天培养技术原创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学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师资创新设计能力建设、校企技术研发和创新融合等多各层面进行探索。此次论坛为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搭建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中国、东盟,乃至世界在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共商、共建、共享,从教育人文方面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